进入夏季,我们开始寻找适合夏季的养生要诀。其实要诀就在日常生活中!我们要注意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不宜做,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对安然度夏。
要保持情绪欢畅
在精神调养上,中医认为“夏季要放”,也就是说夏季精神要充沛、饱满、情绪外向,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,使机体的气机宣畅,通泄自如,情绪向外,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。而且要做到"华英成秀",即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。切忌发怒,使体内阳气得以渲泄。故夏季精神调摄,应合自然界“生长”的规律,主动调节情志,保持恬静愉快心境,神清气和,胸怀宽阔,使心神保养。
要动静结合
夏季人体消耗较大,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,可选择游泳、散步、慢饱等,但是运动量要适度,不可过于疲劳。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,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,运动时应穿宽松、舒适、吸汗又有良好透气性的棉织物为好,便于身体散热。夏日外出旅游,尤其是海滨和山区,即可以消夏避暑,令人心旷神怡,又可达到疗养、锻炼,促进身体的健康。
要注意饮食卫生 要多试试以热除热 要适当吃些苦味食物 |
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。用鲜芹菜加水煎剂,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绞取其汁,食后对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硬化、心脏病患者都有明显疗效。莴笋也是夏季好菜,莴笋性味苦甘,微寒,具有清热化痰、泻火解毒、利气宽胸的作用,对胸膈烦热、咳嗽痰多、脘闷食少、乳汁不通、大小便不利者等都有辅助疗效。
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
汽水、果汁、可乐等饮料中,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,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,影响消化和食欲,如大量饮用,还会增加肾脏负担,影响肾功能,故应少喝饮料多饮水。
不宜睡砖石地上
夏天,有人喜欢睡在砖地或水磨石地上,谐称“地面空调”。然而,因砖石地阴冷潮湿,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聚湿性,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等疾病。
不宜“快速冷却”
炎夏,人们外出归来,为尽快消汗除热,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"快速冷却"。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,如“快速冷却”,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,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于体内,引起高热。同时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,使人头晕目眩,甚至可能引起休克。因此,最好的方法是应先让其出汗,带走身上大量的热,然后再采取清凉措施。